我们处于一个焦虑的时代,所以请你焦虑。
红鹤沟通创始人李雪凇
“有关焦虑”
我们一只脚踩在PC时代,一只脚踩在互联网两个时代,每个人从“实时在线”变成了“全时在线”。每天我们有那么多事需要了解,我们随时贡献我们数据和传感器(即手中的手机),随时记录着你的注意力转移。
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导致不安,继而焦虑,最后有可能会成为沮丧,会想着我要不要离开这个行业,要不要去做自媒体,未来在哪里?这艘船我还能乘坐下去吗?
当焦虑来的时候,要结结实实的感受焦虑,承认他存在同时也要疯狂的学习这个时代新的变化。人生充满了酸甜苦辣咸,跌宕起伏和不可预测性,迎头而上做一个弄潮儿。勇于创新,实践,失败了也不用怕。
在根本上我不想解决焦虑。因为我了悟焦虑意味着什么。只是在不确定性下人的生理反应,化解就需要智慧。当你认可焦虑是一种机制,本身就是缓解焦虑了。
“有关遗忘”
遗忘是高级智能,有些人认为那是因为记忆力不好。不对,遗忘是你觉得不够重要,用的不够多。如果你建立一百个副本,你需要科研攻坚,结果肯定就会记住。所以遗忘来自重要不重要。
“有关读书”
世界上没有什么深不可测的东西,都是简单的模式累加和迭代而成。所有的复杂的都是简单架构而成。人们永远学不会一个自己认为学不会的东西,当你认为你学不会的时候已经做了预评估——抑制性评价,当你看一本书,比你的原来的模式识别器要高那么一点点。就会引起你的共鸣。“哇,这个说得太好了。这本书我太能看的进去了。”
如果这本书的要比你原先的知识结构高出三层架构来,你的脑子里的预评估全部是负向的,脑子里立刻反应 “这个又怎么学得会”。 所以开书单没有用。
读书是极大的本质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不是做文艺青年,读书是极大可能将神经元一个个的去安置,遇到复杂的时候能解题,因为你的模式识别器够复杂。
我在公司讲的最多的是学习的革命,如你预测能力弱就是防风险能力弱,解决能力就弱,郁结在心中容易得病,包括恋爱,包括情感。
“有关转型”
1:首先是企业leader对于产业转型的认知深度,很多老板不用淘宝,不用社交,不用滴滴打车,不用京东,连互联网是怎么样产品都不知道,那他怎么才去做互联网的转型;
2:观念和知识的转型。
现在全是互联网人才大PK,企业能否转型就看是否吸引真正的互联网人才加盟,搭建以互联网作为底层架构,从而实现公司经营的全信息化。
3:分辨哪些是真正掌握和应用互联网技术与追踪成果的人,哪些是只会一点点技能的人,未来只生产平庸内容的人会迅速被淘汰。
“有关广告公司的本质”
比广告公司更本质的,是符号价值的咨询公司,人类通过符号表征意义。是一种方法论,语言本质上,描述世界的意义,通过语言的意义,知无不言言很难尽,不尽不言,即不能被言说的事物我们就不要去谈。
这是大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最重要的贡献,语言没有办法穷尽你的意义。
没有人知道你的心理图景是什么样的,而广告就需要将语言式外化,影像式外化
而外化就是一种编码。所以,品牌的本质,是利用人们脑海中的已知存在的模式识别现状来加以利用。
“有关屌丝文化逆袭”
今天有必要重读麦克·卢汉的书,他在七八十年代说的“次生口语时代即将到来”已经得到印证。我们现在连发邮件都是“亲”,“木有了”,什么普大喜奔,不明觉厉等等。今天严肃朴素优雅的文本已经不接受了,原生文化口语文化回到书面化,原先的禁忌词“屌丝”都出现在“新周刊”封面上,人们编码方式不再那么严肃。屌丝文化逆袭,他的话语成为主流了,传播已完成转向,所以要拥抱互联网口语化。
“有关重要紧急模型”
事情分几个层次,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紧急不重要。
看一个人对紧急不重要排第几位?这直接决定一个人成就。
什么是紧急不重要的事?所有手头上你认为该做的事都是紧急不重要
什么是重要不紧急的事?
1:通过体验和学习得来的竞争力精进;
2:不依靠短时间建立起来的信用和品牌;是不是珍惜每一次信用的得来,一个公司品牌能否一天建立?
这个可以被称之为“反钟点工效应”,一个重要的CEO能用小时计费吗?
一个超越重要贡献的CEO,能获得更
重要的股权,而股权又超过了以年为单位的时间。
你分配时间的配比决定着你的成就。
切忌重复无聊的交友,而是注重社交面的拓宽,非常注意自己的品牌和信用,永远愿意学习新的知识,永远愿意跟高手过招,战胜怯懦,选择冒险。
来源:文/《安家》杂志miss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