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大表哥也能扶上牆

文/上海红鹤 资深文案  吴智清

===========================  

今年金搋,上海公司拿到最佳创意奖。

不同于以往获奖者,这次获胜原因,是探讨并分享了一种新的方法论。大概评委们认为,创意很重要,但讲解创意的方式,同样重要。我们似乎也赶上了好时机,在红鹤沟通向系统化作业的转变之路上。

因此这篇文章,我们对本次最佳创意案,进行了制作过程的经验分享,并对其带来的转变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希望为广大提案者提供些许参考。

或许方法不是很系统,也不是非常成熟,只能算个例尝试。但出发点,都是为更好的“沟通”。

如何让你的策略一目了然

你可能会说,排出一张大表,划分全年各个阶段,列出具体事件,就解决了。

没错。但是你总不能就拿一张表去“第一次大提案”吧。我们就拿了。只不过,把这张表画到了两面大墙上。写出全年主题,画出时间轴,划分阶段,列出每个阶段要做的事,对每件事的思考过程或成果进行展示。说到这里,还是跟平常没什么区别。

最关键的是,我们让设计师周蒙、王君参与了进来。与策略吴俊峰一起对两面墙进行版式规划,这里放什么,那里放什么。这里紧凑点,那里松散点。接着画了三个手绘产品图,表示3个阶段。把阶段事项做成表格。把所有搜集的资料打印,邀请张伟庆、姜楠参与手工剪裁等等,再进行组合拼装。

这样下来,一张枯燥的大表,就变成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大表哥”。不仅外貌协会,还内外兼修。

整个过程任明与高原统一把控。最后修葺,完善。10 个小时后完工。

又过了 5 个小时,甲方到达现场。


这么做带来的5大转变

关注“哇”的效果。一改过去会议的初始印象。第一时间让甲方感受视觉冲击,知道你为这件事付出的巨大心力和认真态度。

甲方读懂报告,不用苦等你讲完3个小时。只要5分钟,你的策略就被高效解读。

传统PPT,是一种垂直式沟通架构,现在则是水平式的板书。只要甲方想点评,随时都可以。不用一页页翻山越岭,“躺着就能中枪”

提案时,你可以对PPT进行修改吗?显然不行。高原只要拿起记号笔,哗啦一下就做到了。这个删去,那个挪到下个阶段,统领三军的甲方,参与互动的成果,即刻可见。

如果会议结束,甲方掏出iPhone5,和成果进行合影。这应该算对你工作的最大奖赏了吧。让提案变成一件值得分享的愉快之旅。

其他作业线上的方法论

在5大转变之外,这种提案模式,也带来了其他的好处。比如会议气氛更活跃,更多时间被用以探讨,方便未来执行,传统投影仪成为配角(影像资料展示)等等。

当然一切的前提,建立在提案本身的水平上。如何卖稿是一回事,卖什么稿子则是另一回事。

除了策略的方法论之外,去年我个人也在文案的提案上积累了一点经验。大家都知道,好文案必须是让所有人一眼看得出来的。但在项目最初定调时,仅仅几句文案,毕竟很难确定未来的整盘气质。

去年我在5个项目提案上,做了静态电影。通过简单的剪辑,为文案配上画面、音乐,甚至植入设计VI,以此讲述项目的整体气质。效果都很棒。

但今年到执行层面,这种技术就不太适宜了。

包括团队之间的合作,策略者、撰稿人与总监,三者如何在提案的过程中彼此呼应,都会关系到沟通的深度与有效性。在这方面,我们也有了诸多经验。

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与大家一起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