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度空间】第十二期“万物生”木器展
作者:徐海波
· 作者说 ·
人一生中,应该有一样不以为谋生的行当。
这样,在忙碌的工作中能存一个念想,工作之余,便能沉浸到另一个世界里。
我的另一爿世界,便是木的世界。
天生爱木,似与生俱来的情结。儿时家中请来木匠做家具,第一次闻到木香久久难忘,又看到如中国画般的自然纹理便不能自拔,第一次领略低调的木,竟存着惊艳的天成之美,至今记忆犹新。
循着最初的懵懂,这喜欢渐渐清晰起来,终于在酝酿多年后,买了第一块木头,第一把雕刀。在狭长的小阳台上,诞生了此生第一件作品——雕着藏饰“喜旋”的小木梳。
那笨拙的木梳以后,便开始有了形形色色的木饰,起初借鉴传统的明清样式,但后来发现太局限太拘束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认为先要是将传统的东西保留,然后,一定要赋予现代的元素进去, 做减法,精简到最后,保留最美的那部分,最后完成一件简约、素雅而实用的作品。
△ 作品解说图
始终坚信机器永远取代不了人手,人手也代替不了机器。世界需要工业化,同样需要手工文化的传承。最近两年一直尝试做一些木制和金属的实用器,想做一种既能满足审美又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生活器具。比如木碗、木碟、木勺等。从开料到最后的打磨,都是纯手工完成的,一刀一划慢慢雕刻。对于日常器具的制作,除了自我表达之外,也会考虑用起来是否贴心、适手。我希望能传递“日用即道”这个观念,希望使用者对物品生出一颗恒久使用的心,回归生活本身。
木有花梨紫檀,人分三六九等。木与生俱来的灵性,也滋养着一个人的底蕴气质。作为最原生态的材质之一,硬木要经过几百年或是近千年的风霜才能生成的纹理和接近自然的本质,于是有人将木视为人类意念中自然精神的代表物种。这些出自天然的古老材质时刻给人一种干净、清新的舒适感觉。一块好木辗转到手便是注定的缘分,凝视把玩,都得宁静欢喜,心气安然。
一块未经雕琢的原木见棱见角,总有各种不圆满,总需要你用心去琢磨,不断顿悟,不断推翻,不断重建,我想生活亦如此,小世界大乾坤。需要慢慢品味……
↓↓↓
木器展主题:万物生
展出时间:7月18日-8月18日
观展地址:北京朝阳区恒通国际创新园C8F 红鹤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