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没有基于互联网数据与技术能力的广告公司,一个不能运用心智模式的公司,根本不能抓到品牌与传播的本质,那么他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
——红鹤沟通创始人李雪凇
来源:文/《安家》杂志miss贝
在此之前,相信很多像我一样的人还以为红鹤沟通还是一家地产传播公司。但经过一次愉快的访谈之后,我才意识到红鹤已经成变成一家互联网服务公司。
去年火遍京城,撬动千万级点击率的鸿坤UED友谊蛋活动其背后的策动者正是红鹤沟通。红鹤沟通在地产广告领域是“开行业之先河”的公司,其创始人李雪凇在北京地产圈里也属于教父级的人物。见面之后发现,支撑教父背后的通透了悟。
非认知型的重复性的社交我基本不搞,我的时间都用在对于认知的思考,我想去了解宇宙是怎么运作的,心智是怎么构建的。如果能搞得清这些的话,你会不知道广告是怎么运作的吗?”
他背后是一摞摞有关互联网应用的书,在互联网领域已经有四五年的阅读史。他随手拿过一本书,每一页都认真做了标记和笔记。
“我在四五年前就已经意识到转型,只不过那时还不清晰。我已经认识到互联网是一种趋势,我已经准备好了,红鹤正在准备。未来一切都会尘埃落定,不要高估一年的变化,但不要低估五年的变化。我们恰恰是处于人文和科技的交叉口,人文是心智模式的找寻。科技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大数据进行用户的追踪和画像,春江水暖鸭先知,鸭指的就是运用大数据能力。”
与很多公司将有关互联网技术的活儿交给外包的技术团队操作不同,红鹤选择自己搭建互联网技术团队,团队规模预计在今年年底达到三十人左右。目前,红鹤的业务也已经不再局限于地产领域,对于具体合作的项目和领域,李总大手一挥说,还处于“放”和“乱”的阶段。(这是个秘密。你们就等着看吧。)
红鹤在恒通国际创新园园区拥有一栋独立的办公楼,外形蜂巢形设计,不禁让站在这幢建筑前面的人想到《失控》一书中关于蜂群的描述:“像流淌的黑色熔岩,渐渐消溶,然后腾空而起。”内部结构空间的布局是意境和文化的糅合,走进红鹤几步台阶之后是中心的剧场,这里已经举办过几次文化类的讲座和小舞台剧(这难道不是文艺咖们能表达自己的艺术天堂嘛?)
红鹤的“走红客堂”已经有些年头,由李雪凇发起,是对内对外的学习型沙龙,如今红场的阶梯课堂就是红人走红的舞台。很有意思的是中心剧场和一层办公桌的高度平齐,看到李雪凇前辈麻溜儿的躺在地面演示给我看,我才明白这地儿是用来躺的。
除了剧场之外,胶囊公寓,瑜伽冥想室,多个会议室(包括可吸烟的会议室),对女生来说化妆间的布置简直是美到没有朋友啊。
“我们这里更像是一个孵化器,采用阿米巴经营模式运营,每个unite就是一个独立的事业体,属于独立核算的单位。每个unite用公司资源的时候都可以被定价。比如,公司HR是红鹤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家园部(行政部)是提供创意家园的物业服务的公司。如果A团队的人员有冗余,就可以去“红烧肉市场”去挂牌标价,可以让其他团队来使用,这样人才储备的波动就会小。包括每一个工位,公司专车都是有价格的。”